第(2/3)页 只听下面一个女人的声音哭哭啼啼的道:“完了,完了,都完了。”跟着“咚”的一声,似是瓷器被人摔碎。 一个男子的声音,怒不可遏的道:“饭桶,都是一群饭桶!这么多人还让人偷到衙门来了。” 又一个男子的声音,平静的道:“近来岐山的异象,吸引无数江湖豪客蜂拥而至,老爷虽然早有准备,加派了守卫,可那些人高来高去,着实让人防不胜防。” 那女子止住哭声,冷笑着道:“老爷都快急死了,师爷倒沉的住气。也难怪了,被盗的不是自己的东西,自然不会心痛。” 那被叫师爷的人淡淡的道:“事情已经发生,急也不能失而复得。” 那女子冷笑道:“那依师爷高见,要如何才能失而复得?老爷要派人全城搜查,师爷你又不同意,难道就这样干坐着,等失窃的东西,自己长了翅膀飞回来?” 那师爷道:“要是平时失窃,半夜三更派人,挨家挨户的搜查,当然大有希望。可现在非常时期,来岐山的江湖人士上百之众,这些人一个个桀骜不驯,难免另生枝节。到时伤亡惨重,东西找不找的回头是一回事,要是上面问责下来,老爷穷于应付,只恐得不偿失。” 那县老爷默然不语,显然深以为然。那女子道:“既然搜查不行,那就另想办法,这样干坐着于事何补?” 那师爷沉吟着道:“待老爷明早颁发一道告示,就说有民宅失窃,凡进去城门者一律搜查。那些江湖中人虽和官府不待见,可光天化日的,总不至明目张胆的反抗,就有冲突,也不能杀害官兵。不过老爷失窃的财物,要真被江湖中人盗去,找回的希望,怕是渺茫的很了。” 那县老爷咬牙切齿的道:“这些乱臣贼子,要是犯在本官手里,定要让他们好瞧。” 那师爷道:“老爷也不用太过气恼,那些身外之物,等这些江湖中人散去,岐山五千六百一十二户,一万九千八百零三人,每人凑上一点,便能弥补老爷的损失,或许还有盈余。” 那女子听他一说,心情大好,轻笑着道:“还是师爷足智多谋,怪不得老爷那么器重你。” 那师爷连忙道:“自古士为知己者死,承蒙老爷厚爱,王某自当尽心竭力,死而后矣。” 那县老爷也笑道:“王师爷一片忠心,本府可舍不得你死。依王师爷所说,以后算你一成,只是不知师爷有何良策,让这些人自甘奉献?” 那王师爷道:“税种和税率,皆由户部制定,擅自加税,危险不小。当今西边局势不稳,随时皆有大战。老爷可按户征丁,遇有家户,实难抽丁的,可酌情以资代丁。想西边路远迢迢,战事凶险,有几个甘愿送死?还不得乖乖的纳上丁资。” 那县老爷迟疑说道:“万有一刁民上京告发,只怕你我吃罪不小?” 那王师爷道:“这节小生早有想到,所谓细水长流,老爷收来的丁资,拿出一部分上缴。老爷勤于国事,朝庭就不加封,自也不会自断财路。” 那县太爷哈哈大笑,道:“高,高,师爷妙也!”那女人道:“有师爷辅佐,老爷何愁财运不亨通。都说千金易得,一将难求,倒是妄身目光短浅了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