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都是当初明军占据金陵时见过的人。 此时这些人的表情,和那些百姓,以及前来迎接的官员差不多,对大夏没有丝毫的排斥,甚至以大夏子民的身份而显得底气更足.... 「唉!这段时间麻烦汝贞兄了,夏主得民心如此,麾下兵马更是战无不胜,所向无敌,乃是天下少有的英主明君,高皇帝兵败,也是命数!」 「这时候再纠结也是无用......等回到府内,我便写一封奏疏,请汝贞兄帮我递送给陛下吧!」 戚继光叹口气说道。 他对大明的感情很深,从小便是世袭的指挥使,兵败后让他一下子转过头投降大夏,他心里转不过那个弯。 不过,他也不是顽固不化之人。 在历史上为了寻找靠山,他还给张居正送过海狗,写的信还自称门下走狗戚某呢。能给大明保持这么长时间的忠心,已经可以了。 接下来他也要为自己的未来考虑。 胡宗宪闻言大喜,拍了拍戚继光的手臂,笑道:「元敬想开了最好,眼下荆楚虽平,江西、湖广等地还不安稳,不缺立功的机会!」 「有了功劳,在大夏就能立足了!可惜,这次张大人留在江陵没有回来,他若是知道你的消息,肯定也非常高兴!」 听到张居正的名字,戚继光笑了笑,眼神微微波动。人群中除了胡宗宪和戚继光之外。 还有十几个人聚在一起,被礼部的几个文吏带着,在远处观看御驾回朝。 「金陵繁盛,不是北方可比啊,还有夏国的百姓,也都尽数归心_据说夏国有军民数以亿计,粮草堆积如山!如此积累,再加上众多名臣大将辅佐,也难怪能击败汉军冯异、贾复!」 李唐的使者唐俭,忍不住的感慨。 李唐境内山川纵横,唯一能和金陵相比的大城唯有太原重镇。但太原也是军事色彩比较浓郁,没有金陵这般的兴盛繁华。 「金陵的确不错!」 他身边站的人,是充当副使和护卫将军的李唐宗室大将李神通。他胡须整齐,相貌还算端正,听到这话忍不住的点点头。 主使者是唐俭,他这个副使者主要是收集大夏的各种消息,于是李神通这些天,专门前往城内的青楼楚馆,深刻的体验一下金陵的繁盛程度。 顺便也在青楼楚馆中听了一耳朵的消息。一边潇洒,一边完成皇帝的嘱托,李神通甚至有些流连忘返。 唐俭看了他一眼,微微摇头,没有继续说话。 很快。大夏皇帝下船,在群臣的迎接和众多百姓的欢呼声中登上了御撵,车架入城,进入皇宫。 王景刚进入皇宫,看到皇后带着皇子公主前来迎接。在大乔的侍奉下沐浴更衣后。 太监总管就送来了最新的奏疏,他亲自率领大军前往江陵,后方的政务军务由三省重臣处理,但 还是有很多事情需要王景亲自决断。 在江陵的时候,有些事情不方便处理,于是事越积越多。 王景随意的看了一下,这些都不是阿什么急事,便随手仍在一旁。让太监总管把奏疏搬到勤政殿,有空再处理。 在后宫的温柔乡沉醉了两天后。 王景终于来到了前面的勤政殿,开始接管大权。 沈翼、步骘、谢安等人也没有丝毫犹豫的把大权还给皇帝,在开始主持军政要事之前,王景先派人叫来了虞允文。 任命对方为新一任的秘文监主事,辅佐自己梳理军政要务。 第一任的秘文监主事是高熲,他现在是朝中权柄排行前五的枢密使。 第二个是张居正,他如今在江陵总管荆楚政务,功成之后返回朝中,肯定会身居高位,要么是六部尚书,要么是三省重臣。 现在虞允文成了新一任的秘文监主事,可以看出来,王景有重用对方的意思。不过这也正常,虞允文能文能武,无论是内政还是军略都有所长。 当初主持南宋军政要务,被夏军屡屡击败,并不是他无能,是夏军的力量太强,动辄数十万精锐大军分路进攻,让缺少顶尖大将的南宋难以支撑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