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本来打算做个汤,但是家里鸡蛋也没有了,索性就算了。 最后一道酱大骨还在锅里的时候,村长一家才从家里出发。 "再把那几个鸡蛋也带上,给家里留几个就行,许丫头身子骨儿不好,得补补。"杨余庆说道。 杨大嫂看见公公婆婆拾掇东西要送给许知,她也没有怨言,家里鸡蛋都是给大宝吃的,但是家里养了几只鸡,每天都能有鸡蛋吃,少不了他们的,她还能有什么怨言。 而且还没有分家,公公婆婆对他们大房又很好,家里就大宝一个孩子,小叔子人也不错,她在这个家舒坦着呢!何必去小肚鸡肠的找不痛快。 杨大哥看见媳妇儿没有不高兴,心里也松了一口气,他爹娘对许知好,像是闺女一般,他就怕自家媳妇儿不高兴。 "行了行了,差不多了,你带太多去,许丫头万一不要,岂不是失策?"唐婶子说道。 "也行,以后再说,我们去吃饭,总不能让许丫头破费,那丫头一个人,日子苦着呢!"杨余庆叹道。 其实他一直都在想,以后这丫头怎么办,她一个女孩子,种地肯定困难了点,但是要是她愿意,他就少收点钱,堵住村子里人的嘴,然后给她几亩地,好歹能养活自己。 杨余庆叹口气,如今过了春种的时候了,还是等明年再说吧! "也不知道许妹子做了什么好吃的,上次那包子可好吃了。"杨佳林期待道。 "你这臭小子可收敛着点,许丫头家里能有啥,咱们家里人又多,你少吃点,她就少破费一点。"杨余庆叮嘱道。 万一食材不够,做的不够吃,那不是让许丫头尴尬嘛!他就怕他家这缺心眼的儿子不收敛。 "我知道了爹,我肯定少吃。"杨佳林委屈道。 好吃的在眼前,却不能多吃,他爹真的难为他啊! 唐婶子看着她家傻儿子,也是一阵头疼,其实她对许知好,一方面是心疼这姑娘,而且许知爹娘在世的时候和她家里关系也好。 二来,她觉得这姑娘人不错,不管是样貌还是性子,都是很不错的,以前有些阴沉沉的,如今病了一场,倒是让人喜欢了。 她就想着,她家小儿子佳林也十八岁了,虽然男孩子成亲晚一些,但是十八九岁也该成亲了。许丫头今年十四,明年也能议亲了,本来许丫头有亲事在身,她肯定没有这个打算,可是如今已经退婚了,她就有这个心思了。要是两个孩子能成,她想让佳林等一年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