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小了,格局小了!你忘了白驹科技的时间公式了吗?它的月,就相当于年了,三个月,相当于三年,这时间不短了!” “其实你们不要把这个事情想得太复杂,毕竟只是胃,是最简单的人体器官。至于AI,只要有数据,一分析,营养成分、酸碱度、溶液里的物质,那不都是门儿清? “至于建议食谱,建议药物,只要给小沙训练相应的专业知识,那还不是手拿把掐?虽然看起来很难,但那是小沙啊,三个月我都觉得长了。” “是这样吗?” “说的好像有那么点儿道理。” “我怎么感觉有点儿不对呢?” “不对就对了!如果把数据给小沙,分析出来当然容易,但实际操作哪有那么简单啊,就不说别的,通信问题咋解决?这里边涉及的东西还是非常多的。 “说是传感结合AI,那移植到体内的传感,是怎么和程序交互的?AI决策完了之后,比如说有饱腹感,又是怎么跟神经信号交互的? “这里边的问题怕不是大着呢,理论上应该还有微米甚至纳米级别的传感器机器人,这玩意儿一直到体内之后,通信又是如何做的? “我现在就真特别好奇啊,因为我就是做这个领域的,课题也起了好几年了,一些问题始终没法解决,别说我们了,全世界都没法解决,白驹科技这一上手,就解决了?” 有专业人士出面开始科普,虽然他不知道问题是怎么解决的,更不知道实现的细节,但是,他知道哪儿有问题。而且,他也知道,这问题并不简单。 “这么难得吗?纳米机器人,与AI服务器的通信、与神经的交互?” “废话,如果不难,为什么以前没有人做出来?不难也是相对的,只是对白驹科技不难而已。” “为什么你们都在讨论技术啊,讨论讨论应用好不好?” 一说应用,刚刚一直在窥屏,但没顾上插嘴,事实上也是想看看技术原理的小胖瞬间接茬了: “妈妈呀,这可不仅仅只是患者的福音啊,看得我都想植入一个了! “我虽然没有胃病,但就是不知饥饱,一会儿不吃就觉得饿的难受,但实际上这个时候胃可能还满着呢。 “但是还是要吃,可以说天天都是暴饮暴食,但那胃就像无底洞一样,体重一年时间就从120升到了180,现在都280斤了! “能不能让我也装个这个什么传感AI决策,让我产生吃饱的感觉,控制我的饮食啊!” “人家这是治病的,你这减肥的凑什么热闹,有点儿自制力!” “如果他只是200斤,我相信是自制力的问题,但是迅速的长到280,我倾向于认为,这真的是病。” “我觉得也是,那是少吃一丁点,就饿的翻身打滚睡不着啊!看这新闻说的,我有点儿怀疑我的神经调节这一块儿出问题了。 “去看了好多医院,都建议我切除一部分胃,但是,我这情况,切除也不一定有用,因为我根本就是感受不到饱的感觉,肚子吃的圆鼓鼓的,一敲就跟那熟透了大西瓜似的,但是,还是觉着饿。 “如果真有可能,不如直接给我换成传感加AI决策。” “这能行吗?如果能行的话,那减肥是不是都能用这个?直接给你上【饱腹感】,也不用天天觉得饿的难受了!” “这可是要手术的啊,你们不至于就为了减肥去挨一刀吧?我的天!” “有何不可呢?如果是病态的那种肥的话,比如楼上280斤的那位,我感觉还是做了好,否则身体早晚垮掉,而且再这么涨下去,估计站起来慢慢都会变成问题! “至于某些女孩儿,原本就一百斤,还要减肥的,那就算了,那是身体没病,心理有病!” …… 从技术讨论到减肥,整个互联网都被#AI器官#这个关键词给爆掉了。 而接下来的几天,整个话题就全都没有消停过一会儿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