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…… “思瑶,怎么样?”从郝成的办公室里出来,魏书杰向他女朋友询问道:“我没说错吧,郝总,这是个全才!” “嗯!”郑思瑶点了点头:“我导师曾说过一句话——研究懂范畴论的都不是人。” 魏书杰心说,这话说的真对,他自认为能力够强了,数学也不差,但是范畴论,他一度以为那玩意儿是神学。 “但是,郝总,研究这东西几天了?” 郑思瑶的震撼比任何人都深——她接触概形态射、范畴论这些东西最起码也有七八年了,最近有了小沙才联合团队总结出这么一套理论出来。 但是,就这么几天的功夫,郝成好像全懂了!甚至懂的还更多! 因为刚刚,郝成还提起了将人类的个性、情感甚至欲望等人类独有的东西进行抽象化的态射,以用于AI的情绪情感模拟。 这东西猛一听很科幻,但实际这就是范畴论的东西——不过不是二维范畴论,而是高维范畴论。 高维范畴论在业内还有一个名字,或者不能叫名字,而是外号——天书范畴论。 “你呢?对此有一点点研究吗?”见郑思瑶又抛出一个概念,魏书杰也不禁好奇的问道,他是真的好奇,自己的女朋友这脑子究竟长到了什么程度。 “A和B有关系,什么关系?”郑思瑶摇头:“虚无缥缈的关系,全世界能搞清楚这个东西的人都不多。但我觉得,小沙的训练和这个就有关系!” “你是说,郝总懂?” “大概率!” …… 魏书杰和郑思瑶谈论了些什么郝成不知道,这个时候,他正在忙碌。 数学理论和计算机算法之间的转换是一方面,而随之要解决的非确态输入芯片更是一大重点。 而这,让郝成想起了,自己曾经利用小沙的升级能力,升级出的那个加法器的设计方案。 微意识体和加法器的结合,那种复杂的联系与映射,【用则实,无用则虚】的理念以及相应虚实转换逻辑,是有一套内涵在里边的。 当时,郝成对这个东西的理解还非常片面。 但今天,再把这个东西拿出来,郝成瞬间有了一丝明悟,然后又瞬间扩散开来,充斥在全部的脑海里! “原来是这样!”郝成仰天大笑:“原来是这样!” 他终于懂了,微意识体的芯片设计是怎么样的——过程抽象,结果明确,实实虚虚,当为微意识。 设计是没问题了,但是制造依旧是难题,至少现在的设备想要制造这类芯片,那根本就是天方夜谭。 越是理解,郝成就越是知道,这类芯片的制造之难。 而且,这跟现在的芯片设计理论完全不是一码事儿,更不是基础门电路和二进制所能解决的。 “不过,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! 郝成点了点头,微意识体的相关逻辑怎么在二进制芯片去实现,他现在心里也有谱了——必须从指令集和微架构上做文章! “需要在二者之间做一套逻辑映射!” 郝成的思路渐渐的在打开: “而这套映射,用现在计算机芯片专业的术语来说,其实就是指令系统。 “只不过,不同于X86、ARM、RISV这类一般的指令集,这套指令系统是依托具有微意识体模型AI思想的【映射】而设计的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