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随后又一脸惋惜地望向这些棉衣:“可惜咱家的钱不多,不然一定多买几件。” 显然有人也抱着同样的念头,将自家的羊牵过来塞进沈衡手里,外加一些钱,也买了两三件。 用豆子与栗米来换的更多,他们原本就想将粮食卖掉买布做寒衣过冬,眼下有现成的,还比自家做的厚实暖和,傻子才不换。 很快四十多件棉衣被销售一空,沈昭只把钱收拢在自己挎着的布包里,粮食与鸡羊都让二兄去整理。 沈德那边的豆腐担子也被人围了起来。 沈昭抢先取出两块放在豆腐布上,拎给董先生爷孙俩:“董先生,这是咱家做的,您拿去尝尝。” 董先生显然很高兴,乐呵呵接了:“老朽恭敬不如从命了。” 他拎到眼前左瞧右瞧:“咦?好似还热乎呢,是熟的么?” “是呀,您现在就可以尝尝。”沈昭回答。 董先生便从一棵梭梭树上折了两根枝条当作筷子,托在手里吃起来:“嗯,不错不错,味道清甜,是难得的美味。” 随后也让小孙子尝尝。 不消片刻,一老一少就吃掉一大块豆腐。 随后他又给小孙子买了一件寒衣,让他当场套上。 这是一件大红棉衣,摸起来很厚实,还带一个大大的兜帽。 董无风穿上后很是拘谨,但望见沈衡兄妹也都穿这种颜色的棉衣,便渐渐舒缓。 没错,今日沈昭与兄长都穿着大红中长款棉衣,还把兜帽戴在脑袋上,将耳朵也护住。 只因这批旧衣里红色居多,不穿出来给大家瞧,她怕没人认可。 毕竟买成品寒衣的还是男人居多,特别是周围戍军,他们孤身在此戍边,更需要购买厚实的衣裳过冬。 而男子穿红色毕竟少数,所以沈昭就让二兄以身作则,穿给众人瞧瞧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