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自己与长兄都曾是董先生的弟子,跟他学过认字。 后来董先生去边关服兵役,自己这才脱离苦海。 不过,一月前董谊先生又从边关回来了,据说身体不好,提前退了役。 “赶紧去!回头面饵凉了。”张山月催促道。 “知道啦!”沈衡端上碗就走。 行至院门口,忽然遇到风尘仆仆归来的父亲。 “咦?爹你回来的真及时,正赶上面饵煮熟。”沈衡眨巴着眼冲爹笑,有一瞬想将陶碗递到老爹手里。 沈昂没好气睨他一眼,说:“是给你老师送去的吧?回头我也去拜访一下。” 沈衡笑脸瞬间垮下,闷闷应一声,快步离去。 沈昭听到老爹回来的声音,一下子跳起来:“爹!你回来啦!” 伸手将他背上的包袱接过来。 沈昂微笑着走进灶房,将腰间佩刀解下,递给闺女。 “今日也没客人来访,如何做起面饵了?”他在妻子身边坐下,正准备伸手拿蒸笼里的饺子,手背就被妻子轻拍一下:“先洗洗沙尘再吃。” 张山月从蒸笼陶瓮里舀出热水,又添了一些冷水端给丈夫,笑眯眯道:“咱们今日将寒衣都卖了,你带去的那些怎样了?” 沈昂洗着手脸,指指被闺女拿去的包袱:“我带走的也都售光,只是有两件赊账,等他们收到饷钱就归还。” 此时沈昭已经将包袱解开,取出里头的两千零五十钱。“爹,这些钱都让我收着吧,留五十钱给您零用可行?” “可!”沈昂擦干手脸,接过妻子递来的筷子,坐在矮桌旁吃饺子:“那你可要收好了。” 沈昭点头如捣蒜:“那是自然。” “咦?今日这麦面不错啊,是用罗筛筛过了吗?”沈昂吃了一只饺子,只觉细腻爽口。 张山月不知怎么回答,只好点头:“是啊。” 正在这时,有人进了院子,高声叫道:“沈亭君可在家?” 沈昭急忙收拢包袱,跑出去观看。 只见院子里站了好几名佩刀戍卒,有两人还穿着自己出售的女式旧棉衣,一红一紫,十分抢眼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