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但是孟何君大概猜出来了。 所以,花船是青楼的另一种展现方式,只不过披了一层文雅的外壳。 这次大鼓上去的不再是舞姬,而是乐师,一群乐师把自己的鼓抬到了大鼓上,依次排开,面朝外围成一圈。 李明突然坐直腰背,看着大鼓那边。 苏醒端完了菜回来坐下,解释道:“现在是行酒令,李书闵最喜欢的时候。” “还有行酒令呢。”孟何君惊讶道。 不愧是上丹城,就连青楼也是花样百出。 主持的大概是个老鸨,脑袋上没有钗环,顶着一朵大大的芍药花,年纪看着三十多的样子,和十几岁、二十出头的舞姬比起来,这老鸨实在没什么看头。 乐师还没有开始敲鼓,老鸨稍微加大声音,就能让花船的人听清楚说的话。 “各位客官,今夜雅令现在抽取。” 有舞姬奉上一个托盘,上面有厚厚一沓纸,都叠成了巴掌大小,老鸨把纸拿了起来,举着手在众人目光下反复打乱顺序。 最后从中间抽了一张,打开。 “今夜是首尾同字令。” 老鸨宣读之后,把纸朝着花船的方向,围着大鼓转悠一圈,也不管别人能不能看清,反正就是这么个流程。 转悠一圈之后,继续说:“由赏钱最高的客官出首句,往右接句。” 每一场舞姬在跳完舞之后,会去赏钱最高的花船,所以根本不用统计,谁花船的舞姬最多,就由谁出。 孟何君看了一眼,那边数过来,自己的花船是第四个。 老鸨高呼一声:“开始!” 乐师立马整齐地开始敲打鼓面。 船一的客人等着节奏,出了首句。 “请君千里花船聚。” 第(3/3)页